滑翔中国—精英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778|回复: 0

温州滑翔伞——陈斌:痴迷高空摄影的“独行侠”

[复制链接]

125

主题

139

帖子

51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14
发表于 2022-9-7 11:34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00301003277_7c332066.jpg

会晕车的人

却成了空中骑士

“新城到人民路这点路,坐公交车差点坐吐了。”坐在记者前面这位吐槽自己不适合坐车的男人就是曾经的“温州空中骑士”陈斌。

1970年陈斌出生于军人家庭,初中时拥有了自己第一台凤凰牌相机后,就在温州城内四处闲逛,把有意思的场景都收入镜头。不过那时的陈斌从未想过有一天,会驾着飞伞拿着相机从空中俯拍这座熟悉的城市。

陈斌当过兵,在县府办工作过,如今是保险公司主管。酷爱摄影的他与飞行结缘,是在1992年苍南炎亭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滑翔伞锦标赛上。当时陈斌作为筹备委员会的后勤人员参与了整个比赛,并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滑翔伞高手接触。看着选手们在空中滑翔,陈斌心想,或许有一天,他也能成为这些“鸟人”中的一员,这样的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。

此后,陈斌一直与这些滑翔伞达人保持着联系,关注着伞圈的动态,却一直没有充足的理由加入这个圈子。直到许多年后的某一天傍晚,他无意间抬头看到天空中有个黑点越来越近,原来是有人驾着滑翔伞在空中飞翔,他想都没想开着车一路追滑翔伞而去。等陈斌追上降落的滑翔伞运动员,两人一聊,竟有共同认识的伞友。聊着聊着陈斌萌生了借助飞伞拍摄的想法,几天后恰巧他又在报纸上看到一则福宁高速通车的消息,便写了份动力滑翔伞高空拍摄的文案给宁德相关部门,没曾想得到了他们的认可。

陈斌首次组织的动力滑翔伞活动,可说是赚足了眼球。但陈斌对活动拍摄的照片与视频并不满意,他说会摄影的上不了天,上天的不会摄影,导致最后拍摄的空中俯瞰图构图一般,未达到他心中的预期。

自此,陈斌才真正萌生去学习滑翔伞、动力伞的念头。陈斌觉得如能在空中翱翔,再加上他的摄影技术,必定能拍出不俗的摄影作品。

2006年6月,经过在温州滑翔伞俱乐部几周的理论知识与地面控伞的系统训练,陈斌在乐清108飞行场地尝试“菜鸟”首飞,虽然在空中仅逗留了100余秒,却是个不错的开始。不久后,他又考取了国家航协的滑翔伞飞行证书。

陈斌说,相比滑翔伞,动力滑翔伞在空中的稳定性更好,机动性强,更适合摄影师拍照,所以他又花了6万多元购买了进口动力伞,自学练习,并在2008年考取了国家航协的动力滑翔伞飞行驾照。

从此,温州上空就多了一位高空摄影的“独行侠”。

翱翔温州上空

曾参与动车事故救援拍摄

如果说首部《壮志凌云》中阿汤哥的高光时刻是驾着战机一飞冲天,那么陈斌的高光时刻是从2008年正式高空拍摄温州城市开始的。

“陈斌老师,这人我知道,他算是伞友中的前辈,他高空拍摄的温州图片很美。”一位伞友聊起陈斌满口夸赞之词。

“陈斌,知道啊,早年间作为环保志愿者的他,还给我们提供许多企业偷排污水的高空拍摄图片呢,让我们执法有了有力证据。”一位环保部门陈姓工作人员说道。

一位媒体摄影记者聊起陈斌时,言语中也充满羡慕,“当年无人机还未面世时,温州上空可都是他一个人的拍摄场,我们摄影记者不会飞,媒体单位需要俯瞰温州的图片都是找他约的图。”

“我看过温州城市最美的一面,也看到过城市脏乱差的一角。”独自翱翔在天空中的陈斌记录着这个城市的每一面。

能拍出精致美图的陈斌,自有飞行与拍摄的独家秘笈。他会实地考察每个起飞点以及拍摄点周边建筑的布局情况,他对这个城市每个点的气流变化都有一定的了解。为了方便拍摄,他甚至对动力伞进行改装,将油门引擎线改到左手,腾出右手,用于拍摄。为了拍摄出环绕效果,他在地面把自己当成三脚架作为支点反复实验拍摄效果,因为在空中一手控制动力伞,一手拿相机的他只有封箱几秒时间来进行定点悬停、旋转拍摄,这危险的高难度动作,在飞伞刚起步不久的温州,没人敢尝试。

关注城市环保和参与公益事业的陈斌,2011年应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邀请,组织温州航协的几位动力伞飞行员一起组建了一支空中搜救队,并担任队长。这支搜救队是浙江省首支民间空中搜救队,主要承担地面救援、水上救援、灾区观察、空中搜救等任务。

空中搜救队成立不久,2011年7月23日晚,陈斌突然接到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电话说温州动车在双屿出事故了,现场情况不明,负责人询问陈斌能否利用动力伞进行现场拍摄,让救援人员能获得更多的事故信息。

考虑到是晚上又是雨天,飞行有安全隐患,陈斌回复,按他对事故现场的地势以及天气、气流了解,第二天可飞行拍摄。当晚,陈斌回家准备第二天飞伞装备前,还跑去市血液中心献血,不过当时排队献血的人太多,怕耽误第二天飞行,陈斌只能作罢。

7月24日清晨,陈斌从江滨路起飞,两位伞友“螳螂”“阿远”作为地勤保障人员配合这次飞行联络工作。

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,“震撼”与“震惊”仍是陈斌对那场事故的主要表述词,他的相框中从未出现这样惨烈的画面。在空中匆匆拍摄四五十张现场图片与几段视频后,陈斌就顺着与伞友约定的路线回到起飞点并安全降落。

这些事故现场的珍贵资料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多家媒体采用,当被媒体问及稿费需要多少时,陈斌的回答是“免费”。

一位曾经参与温州动车事故报道的记者说,陈斌并不是媒体记者,作为自由摄影师,拿稿费是合情合理的,而像这类全球关注的新闻,稿费是非常可观的。

比起无人机

更喜欢驾飞伞拍摄

2008至2015年期间是陈斌飞伞创作的高峰期,作为温州航协会员,他经常有参与商业活动的机会,比如企业的空中广告、商家开业庆典等。因空中俯瞰拍摄的图片角度新颖,空中航拍深受商家的喜爱,陈斌也成为商家首选的航拍摄影师。

但正像电影《壮志凌云2:独行侠》开头演的一样,飞行基地指挥官对阿汤哥说:随着技术的更新,总有一天机器会代替飞行员,航拍无人机的出现,使得高空俯拍城市的技术,不再掌握在像陈斌这类小众的滑翔伞飞行员手上,普通市民通过学习使用无人机也可以拍出独特角度的高空俯拍图。而且相比飞伞,航拍无人机大大降低了拍摄人员的危险系数。

陈斌坦言,航拍无人机的出现,对他的飞伞商业拍摄活动影响还是蛮大,再加上商业市场已经对这类空中俯瞰图片有点司空见惯,并无初见时的稀奇。飞伞作为商业项目已不合时宜,只能作为运动项目或休闲项目保留。

事实上,陈斌一直在关注航拍新技术。早在2013年,他就曾去深圳大疆无人机公司调研过,并还组装过一架无人机,他还是当年国内为数不多的厂商免费无人机试用者。他家中至今还收藏着几款无人机产品,时不时会拿出去航拍。

“无论航拍无人机的技术如何进步,也无法代替翱翔在空中的那种体验。虽然从无人机的传感屏幕上也能看到图像,但你能感受到风吗?能感受穿越云层后看见夕阳在山峦中落下的惊喜吗?所以飞行还得亲自体验才行呀!”陈斌说:头顶一片天,自由在高处,自己亲自飞上高空拍摄才叫航拍。

如今多年未飞伞的陈斌,仍存在于伞友间聊天的故事里:当年的陈斌可是接受过上百家媒体采访的大神级人物。

不过,已经在物色新飞行装备的陈斌希望有一天能重新飞上蓝天,像电影《壮志凌云2:独行侠》结尾,阿汤哥开着老式的战机灭了敌方新式战机,用事实告诉观众,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站点地图|手机版|滑翔中国—精英论坛 ( 浙ICP备2020034907号 )

GMT+8, 2025-2-2 13:03 , Processed in 0.055167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